搜索

口腔科普小知识:龋齿是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作者:熊猫竹子口腔医疗集团 日期:2023-02-16 人气:206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一种以细菌感染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导致牙体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颌骨炎症等并发症。
      龋齿可见于乳牙萌出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不同年龄段其患龋几率并不相同。5~8岁儿童乳牙患龋齿概率会达到一个高峰;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和牙根暴露,容易引起根面龋,患龋齿概率明显增加达到另一个高峰期。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龋齿产生的原因吧!

      一、  细菌

      是指造成龋齿的致病菌,主要有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的细菌和破坏牙齿有机质的细菌。

      二、  食物

      是指我们进食的又能被致病细菌利用的食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常见的有各种淀粉类食物,尤其是蔗糖,这些食物既可以被细菌生长繁殖所利用,也容易粘附于牙面,进一步吸引细菌粘附在牙齿表面。

      三、  宿主

      是指被细菌寄生的人的全身情况、口腔情况及牙齿的情况,包括有全身免疫水平、口腔唾液分泌、进食习惯、牙齿表面的缺陷等等。

      四、  时间

      是指龋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没有干扰,龋齿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细菌粘附在牙齿表面→细菌利用含糖食物进行生长繁殖→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酸性废物→牙齿脱钙→脱钙的牙齿有机质崩解→龋洞形成→龋洞逐步扩大变深→更易于食物嵌塞和细菌停留→进食冷热食物敏感→进入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阶段(牙髓炎)→暂时缓解,时间不定,期间伴有牙齿结构继续崩解→再次发作,牙床肿痛化脓→暂时缓解,时间不定,牙齿结构继续崩解→牙齿成为残冠或残根→再次发作→牙床肿痛化脓→缓解→肿痛……
      易感人群要注意!饮食习惯不良者:如喜食甜点、饮料等含糖较多的食物,尤其是可乐等碳酸饮料;口腔卫生欠佳者,如没有刷牙习惯或坚持不好,以及佩戴正畸矫治器的患者;抗龋能力较差者,如唾液分泌较少、牙齿排列不整齐等;还有因颌面部肿瘤进行过放疗的患者以及干燥综合征患者。在牙齿有机质崩解、龋洞形成之前的各步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例如可以通过刷牙等口腔清洁措施清除细菌在牙齿表面的附着,或者进食粗纤维食物摩擦牙面减少细菌的附着,还可以通过漱口减少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的数量,常饮水稀释细菌产生的酸性物质,甚至也可以使用杀菌药物杀灭口腔里的细菌(不提倡经常使用药物),如果能做到这些,即使牙齿已经开始脱钙,也很有可能重新钙化。
      一旦牙齿有机质崩解、龋洞形成,期间没有医生的干预,只能持续向前发展,具体能到哪一步,就看会在什么时候去看医生了,否则龋病会一直进展下去,直至成为残冠、残根。
      龋齿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得当也是造成失牙的重要原因。

0
0